聚焦两会——两会代表们都有哪些旅游业声音?
5月21日,全国两会开幕。文旅业也是被重点关注领域之一。早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释放出国家进一步推动发展旅游业的积极信号。
随着我国旅游消费日益成为老百姓的一种常态化生活方式,今年参会的代表委员们又带来了哪些与旅游相关的议案提案呢?这些建议中,包括不限于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进一步为文旅企业减负;建议给予旅游景区企业临时性财税金融支持;推动入境游发展等。
傅军,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
在提案中,新华联董事局主席傅军建议国家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扶持力度,主要有设立国家政策性专门机构、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做好文旅产业稳就业工作、进一步为文旅企业减负四个方面:
一、设立国家政策性专门机构,帮扶文旅产业应对疫情影响。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政策、设立专项补贴,用于文旅产业纾困和发展;敦促地方政府制定文旅产业政策扶持细则,对文旅企业给予进一步实质性的帮扶和财政补贴。
二、加大对文旅产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文旅产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文旅与金融合作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对文旅企业设立地方金融专项债,改变目前金融政策倾向于国有和中小微文旅企业的现状,加大对大型民营文旅企业的金融支持,如提供大额贷款等,为文旅全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强劲动能。3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了《助力文旅企业纾困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工商银行将为文旅行业提供1000亿元新增授信额度,精准帮扶民营、中小微文旅企业,建议尽快出台协议实施细则,加速落地,发挥示范作用。
三、做好文旅产业稳就业工作。文旅产业是我国新增市场主体中的主力,承载大量就业,建议国家加快出台文旅产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性措施,重建旅游市场信心,推动文旅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在文旅产业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保障文旅行业有业可就,文旅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并为迎接疫情过后文旅产业的反弹提供支持。
四、进一步为文旅企业减负。一是疫情期间出台的系列政策,包括阶段性税收减免、社保费减免、水电气价格优惠等,应适当延期;对疫情期间取消演出活动的文艺团队和演出场馆给予停演补贴,对减免景区商户租金的文旅企业给予租金补贴,对运营资金紧缺的文旅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二是针对投资大,尚处于培育期的大型文旅项目(含民营文旅项目),在融资、税收、社保、能耗价格等方面给予培育期专项扶持。三是对文旅产业分业态、分产品,制定税惠政策,切实帮助文旅企业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