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头条

很多旅游从业者,撑到现在才开始哭!

2021-11-16 18:23:49 旅小二
我用积累撑过了2020年的春节,我用副业撑过了2020年的寒冬,我用信心撑过了2021年的暑假,我拿什么撑过2021年的下半场?



1
很多旅游从业者,现在才开始哭

投入越多,损失就越多,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在疫情反复的冲击下,许多坚强的旅游人到现在才开始哭。

本轮疫情对旅游业的伤害指数已经超过了过去任何一次,虽然这次文旅部并没有统一要求各地全部暂停跨省游,但“打地鼠”式爆发的各地的疫情,已经提前终结了今年暑假旅游市场。

我用十年积累撑过了2020年的春节,我用副业撑过了2020年的寒冬,我用信心撑过了2021年的暑假,我拿什么撑过2021年的下半场?

昨天,郑州某旅行社负责张文超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话。

张文超是一个在旅游业混迹了近20年的老将,从一名导游到拥有自己的旅行社,从最初的三名员工到疫情前的五六十名员工,再到疫情之后的光杆司令,他的旅游生涯像极了刺激的过山车。



老张说彻底打败他的不是去年春节的疫情,也不是去年冬天的疫情,而是今年暑假这次疫情。

去年春节虽然疫情对旅游业的冲击非常大,但那时候作为一位征战旅游业多年的老将,手里多少还是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凭着这些积累他还是挺了过来。

去年11月份开始的那轮冬季疫情,老张靠着周边游和一些副业项目再次挺了过来。今年春天随着疫情的整体好转,旅游业也呈现出来快速复苏的势态,这让老张再次充满了希望。

老张决定再“努力一把”,他重新召回了部分老员工,开发线路,提前切位包机,进行产品推荐宣传......

为的就是能够在今年暑假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一切努力在刚刚过去的7月全部成了泡影。

老张的情况绝非个例,我们从今年四五月份各地数以千万计的大大小小的旅游推介会就能看到,整个旅游行业对于2021年的暑假旅游抱了多大的希望。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再干上几年我就可以安心退休了,现在可倒好,不仅赔了个精光,还欠了一身的外债。

老张的一席话,道出了多少旅游人的无奈和辛酸。




2
钝刀割肉一般疼痛的旅游从业者

当疫情一次一次反扑,当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当努力一次次化成泡影,当信心一点点在丢失......疫情犹如一把钝刀子割肉,一点点,一次次,令旅游业痛不欲生。

在成都从事地接业务的董梦洁这样形容这两年旅游从业者的现状。

都说心脏不好的人做不得旅游,这两年的旅游,真的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刺激,你根本不晓得疫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就会突然冒出。

而一旦这个地方有了本土确诊,这个地方的旅游业基本上没有个两三个月是缓不过劲来的。

今年开春眼看着云南旅游市场火的不行,缺车、缺房、缺导游,瑞丽一场疫情瞬间破防,从此云南旅游市场一蹶不振。

反复的疫情除了给旅游业带来直接的业务暂停之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也为旅游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次南京疫情之后,这种影响会更明显。

不确定性直接导致旅游企业在信心和投入方面变得更加谨慎和不自信,束缚是对一个行业发展最致命的伤害。


3
旅游业拿什么撑过2021年下半场

先给大家分享一个段子:

说是有个做微商的,疫情前看着旅游行业有前途,就搞了个旅行社,没想到刚干没几天疫情来了,无奈关了门。关门后他发现隔壁的房产中间生意不错,就改行做了房产中介,谁知道没干多久,遇上国家调控打压房地产,只好再次关门。

后来改成培训班,没想到今年暑假又遇到了“教培行业大地震”。无奈再次关门,听说旅游恢复了,西北旅游比较火,就再次干起了旅游,结果悲催了!

其实,疫情带来的冲击不仅仅是旅游业,其他行业也都一样,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与其频繁地改行和跳槽,不如坐下来认真想想该如何应对当前行业的困境?如何在这场历史的变局中活下来?

接下来的旅游究竟该怎么干?

这一点具体该怎么干,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毕竟每个人手里的资源和人脉都不一样。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扩充自己的业务和产品线,避免对单一旅游产品的过度投入。多元化经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应对疫情风险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