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业而护华夏,是这两年旅游业最大的贡献!
2022-01-20 19:18:16
旅小二
旅游企业不能像医疗企业那样研制疫苗,旅游从业者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冲在抗疫一线,但他们在用停业和失业为抗疫之战做贡献。为了防疫需要,国内游暂停次数超过40+次,暂停时间超过400天+;为了防疫需要,2020年春节,全国旅游企业退订游客人数超过1亿+;为了防疫需要,2020年春节,广东累计取消团队数18936个,累计取消游客数336597人;为了防疫需要,2021年7月,张家界176家旅行社,退团14439个、退团游客19.98万人、退团费2.23亿元;为了防疫需要,2021年7月,杭州市正常经营的794家旅行社,共劝退游客71259人;为了防疫需要,2021年8月,湖南全省454家旅行社退团游客21.8万余人;为了防疫需要,全国遭遇暂停的景区数量超过1万+家,全国不同地区的景区暂停次数合计超过40次+哪有什么岁日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数以万计旅游企业的停业之痛,以及数以千万计旅游从业者的失业之痛。旅游企业不能像医疗企业那样研制疫苗,旅游从业者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冲在抗疫一线,但他们在用停业和失业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上面这段转话自一位旅游从业者的朋友圈,在这场天灾面前,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之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瘟疫来的时候,旅游业用停业和失业为国家做贡献,没有疫情的时候,旅游业用发展经济为国家做贡献。旅游业具有劳动比较密集,产业链长,贴近民生等突出特点,不仅能大量增加就业机会,还能有效地带动运输、住宿、餐饮、轻工业、商业、农副业等行业的发展。数据显示,疫情前的2019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旅游业不仅提供了超过1/10的国内生产总值,还提供了1/10的就业岗位。希望2022年,旅游业的最大贡献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停业和失业。近日,一些旅游业界大佬再次呼吁,旅游业到了最为紧要的关口,期待出台更精准的纾困政策。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康国明认为,疫情刚刚发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可能很快就会过去,现在已经两年了,后面也还很难说到底什么时候能过去,或者说多大程度上能过去。在疫情冲击下,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最大、损失重大,虽然近两年有所恢复,但反反复复带来的成本相当大。在去年10月份,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兼山东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曾呼吁:培育与社会主义强国地位相对应的山东现代旅游产业,都亟须拿出非常举措,在困难情况下推旅游产业一把,为旅游业留下一些可以“复燃”的底火。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在近日呼吁,2022年,旅游企业依然面临挑战。我们期盼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企业的关心和扶持力度,增强旅游企业的信心。乌镇景区、古北水镇(北京)景区总规划师陈向宏也建议,希望能解除或临时解除一些对旅游行业的传统限制,比如对一些政府会议召开的限制政策要更加灵活。
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旅游业需要纾困,因为疫情而停业和失业的从业者不应该被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