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西北只需要一次旅行,便能看尽雪山、大漠、戈壁、草原、湖泊,感受苍茫、狂野、大气、温婉于一身的风情。
甘肃恢复跨省游的消息,搅动了整个旅游业的一池春水。5月17日晚,甘肃省文旅厅发布信息,即日起恢复跨省团队旅游业务,旨在全面激活甘肃文化旅游市场,提振行业信心。有旅游从业者说,甘肃恢复跨省游了,和甘肃一衣带水的陕西、宁夏、青海、新疆还会远吗?这几年,西北旅游市场一直“高热”不退,即便是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西北在全国旅游目的地热度榜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有从业者用“开挂”来形容这几年的西北旅游市场,深受疫情冲击两年多,大西北凭借辽阔的地域面积和较低的人口密度,成了无数人的首选国内游目的地,牢牢占据着国内游市场的C位。疫情发生之后,人们的旅游需求中又多了“空间”属性,人们渴望在更广阔的旅游空间环境中进行旅游体验,而地广人稀的大西北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更广阔的旅游空间在最大程度降低人们恐疫心理之外,还给各种自驾、露营、徒步等新兴旅游方式提供了天然的场地,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给了西北旅游更大的发展契机。
中国人讲究运,人有人运,国有国运,城自然也有城运。2020年国内游重启从大西北开始,2021年国内游重启从大西北开始,今年国内游重启似乎依然还在沿袭前两年的走势,这大概就是西北旅游市场的运吧。时也罢,运也罢,西北旅游火热自然由其火热的道理,对于2022年的国内游市场,我依然力挺大西北。根据某在线旅游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全国夏秋季国内热门目的地涨幅榜排名前十的目的地中,西北地区占了五分之一,涨幅均超过100%。新疆的喀纳斯、宁夏的腾格里沙漠,青海的青海湖,甘肃的鸣沙山月牙泉、陕西的兵马俑均榜上有名。热度增长最快的是新疆喀纳斯,涨幅高达160%。我力挺今年西北旅游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跟政策有关,因为在被疫情困扰中的旅游业,政策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政策分为疫情防控政策和地方对旅游业的支持政策,疫情防控方面大家都有目共睹,大西北绝对是最好的一个,要不然也不会被喻为“大红公鸡尾巴的那片白羽毛”。另一方面的政策是当地对旅游业的支持政策,今年新疆旅游业的目标是2.9个亿,为了这个目标新疆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用来支持旅游企业。甘肃率先恢复跨省游,也是政策性支持的一个体现。辽阔的土地面积,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民族风情,为大西北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雪山、草原、峡谷、森林、戈壁、沙漠、河流、湖泊、冰川、山脉山峰、遗址、古道、湿地、自然温泉、雅丹地貌、地质奇观、古村古镇......
西北旅游没有王者,因为每一个属于西北的旅游目的地都是这片土地上的王者。陕西,3500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的西安城,五岳之首华山,陕西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历史留下的印记。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能满足你对旅游的所有向往,喀纳斯、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喀什古城......青海,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傲视着天下群雄。无论是前往新疆还是西藏拉萨、亦或是甘肃敦煌,青海都是你的必经之地。甘肃,如果陕西是一个历史胜地,那么甘肃就是一个文化胜地,神秘的敦煌,诗人“西出阳关无故人”“大漠孤烟直”的千古绝唱,无不透露着甘肃背后的文化底蕴。宁夏,在西北这片大地上,宁夏没有新疆辽阔的疆土面积,没有陕西悠久的历史底蕴,也没有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没有甘肃自带的文化气息。恰恰如此,宁夏汇集了其他西北四省各自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多样性。宁夏的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古人类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和艺术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二是以建筑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资源;三是以红色文化、影视文化、黄河文化和沙漠文化为主的社会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宁夏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性和多样性;去一次大西北,相当于拥有十次旅行。去一次大西北,相当于环游了半个中国。等疫情过后,一定要去一次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