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进行频繁核酸检测。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无疫情地区查验核酸、落地核检措施至少阻碍了70%的旅游需求。
除了对旅游业的影响之外,无疫情地区查验核酸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6月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明确: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长期居家人群没有必要进行频繁核酸检测。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随后,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官媒都对此消息进行了转发,该消息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称赞。盲目地扩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范围,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负担。这不单是各种费用的支出,还包括社会流通成本方面的支出,后者往往是无法用具体数字计算的。
自5月31日文旅部将跨省游熔断范围由省缩小到县,短短10天时间,全国已有20多个省区相继恢复了旅游企业的跨省游业务,不少旅游企业也发出了2022年的第一批团队游客。但“落地核检”依然是横在旅游恢复面前的一条鸿沟,有资深旅游从业者表示:近段时间,咨询跨省游旅游的游客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江西、贵州、福建这些热门旅游目的地,大家都表示出了极大的热情。但一听到需要核检,大家的热情瞬间就下降了。目前来看,无疫情地区查验核酸至少阻碍了70%的旅游需求,对旅游业的复苏极为的不利。无疫情地区查验核酸,不仅人为性地给旅游出行增加了难度和成本,更是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恢复的信心。刚刚恢复的国内游市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各地景区的接待量不能超过最大接待量的50%,本来接待量就已经减半,再加上查验核检,甚至是落地还要核检,这就造成了大量本来有旅游消费的需求,变成了观望等待和取消。
在新疆从事旅游经营的王枫表示,两年多的疫情让旅游业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两年的旅游业一年比一年艰难。虽然现在很多地区都官宣恢复了旅游企业的跨省游业务,但实际上受制于各地严苛的出行政策,国内游市场的恢复依然比较艰难且缓慢。建议有疫情的地区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没有疫情地区取消查验核酸,一个绿码畅行。既然花费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用来全民核酸检测,那么检测的结果理应全国互认。不然,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最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再重新做一遍,岂不是浪费资源。旅游是异地生活消费,旅游业是依托人员流动的产业,没有人员流动,旅游业便不复存在。旅游产业的复苏需要市场支撑,需要为旅游消费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信心,有需求才有消费,有消费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发展。希望各地各部门能够落实国家精准防控的精神,,保障人民旅游权利,唤醒大众旅游意识,激发民众出游热情,营造良好旅游消费氛围,推动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