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头条

这座旅游城市3名干部被免职,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2022-08-15 20:54:31 旅小二
三年疫情历程,也许我们害怕的已经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01
拉萨3名干部被免职

拉萨,这座坚守了920天没有疫情的旅游城市首次破防,3名防疫不力干部被免职。

8月14日,拉萨市发布公告: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拉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范跃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次旦卓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阿米3名领导干部被免职。

因为本人近三年并没有到过拉萨,所以对于拉萨实际的防控情况并不甚了解,但据去过的朋友们讲,拉萨的防疫体系在全国所有城市中可以堪称一丝不苟,要不然也不会坚守了920天都没有出现一次疫情。

听那位去过拉萨的朋友讲,落地拉萨首先需要做一次落地核酸检测,之后在拉萨每一次坐车、住酒店、进餐厅、进商场,进公厕、进景区、进机场等公共场所,均需要扫码并佩戴口罩,确认绿码后才允许进入。

即便有如此严格的防控体系,3名干部还是因为拉萨的破防被免职了。近3年来,我们听到过太多因为“防控不力”被免职的消息。

说实话我们的防控已经很严很严很严了,要不然国家也不会三令五申地要求各地不得层层加码。要怎样的严控才能不出现疫情?才能避免再出现“防控不力”的事情发生?

要这些旅游城市拒绝外地游客吗?要旅游业全体歇菜吗?



02
我们到底在怕什么?

三年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太多,不少人丢了工作,有人甚至失去了经济来源。

从最初全国人民集体居家“坐月子”的新鲜感,到对没完没了封控、隔离的恐惧感,也许我们害怕的已经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出门需要戴口罩,进门需要扫健康码,旅游需要查当地的出行政策,我们可以接受。但动不动就封城,禁止跨区出行,弄不好还要被隔离,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经济该怎么办?

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居家办公,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坐在家里就能把钱挣,更不是所有人不用上班就有工资可拿。

作为移动的经济体,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最为严重。作为一名旅游业从业者,我目睹过太多旅游企业关门倒闭,旅游从业者无业可就的现状。

当准备了几个月,好不容易谈好的游客,合同都签了,车、房、食宿都订好了,机票也出了,却被临时通知目的地临时管控,你知道我们的心情有多沮丧吗?

当我们的游客终于踏上了行程,吃的好,住的好,游客天天都是五星好评,却因疫情被困在了目的地,你知道我们的心情有焦虑吗?

当全国各热门旅游目的地,一个个被曝出有新增,当行业复苏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你知道我们的心情有多绝望吗?



03
旅游业,难以承受之痛

昨天,郑州公布了一例市域外输入病例:

一江苏男子从西藏日喀则自驾车返回江苏,在青海乐都服务区接到西宁电话,告知核酸结果异常;在西安临潼服务区接到西安电话,被告知核酸结果异常;最终在河南巩义服务区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

从日喀则到江苏,这名江苏男子一路驾车向东,火急火燎地往老家赶,即便是在青海和陕西两次被告知核酸结果异常,都没有阻挡其回家的急切心情。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猜测当事人当时的心情,但肯定会有“担心被隔离在外地”的因素存在。

害怕被封控,害怕被隔离,正在一步步摧毁着人们的信心。

今年暑期旅游市场也说明了这一现象,封控隔离正在成为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晴雨表。7月的甘肃,8月的海南,封控、隔离已经成了旅游业的难以承受之痛。

行文至此,我们重新说回今天文章的开头“拉萨3名部防疫不力干被免职”,疫情给了干部们不小的压力,防疫不当要免职,防疫过当被批评,在免职和批评之间,保住饭碗最重要。

于是,精准防控到了基层就变成了层层加码。只是,苦了千千万万的大众。